Oral 01-臺日之國民中學體育領域課程綱要之比較
王瀚以
成功大學運動健康與休閒研究所
發表時間 13:30
摘要
本研究主要在比較分析臺日中學階段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課程綱要之內涵,瞭解兩者之相似、相異處,歸納結論並提出建議,供我國對於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課程之有志者參考。方法:本研究採臺日兩國之課程資料進行文獻分析,並使用Bereday,G.Z.F.的比較教育研究方法—描述、解釋、並列與比較等四個步驟,進行比較研究。對兩國的課程綱要之理念、目標、教學重點、教學時數分項比較後,歸納結果以提出建議。結果:(一)理念:臺灣希望課程從個人行為養成進而影響社會,日本則僅止於個人身心之平衡。(二)目標:兩國均期望運動非侷限於學校教育中,因此教育過程應保持學生之熱情,將所學實踐於生活,落實終身運動之目標。(三)核心素養:兩國均期望透過課程,學生能擁有規劃「個人健康、體能計畫」之能力。(四)學習重點:兩國均發展國家特色課程,而日本比臺灣多了「冷靜應對勝結果」之態度養成。且臺灣慣於暖身活動之伸展運動,日本將其獨立為一教學科目。(五)學習時數與階段:臺灣學習時數高於日本,而日本不同於臺灣,將教育層級分為兩個學習階段。建議:好的目標必須明確具體且量化,日本綱要列出教學細目,較臺灣具體化,提供教師授課明確目標。在田徑運動方面,明訂學生應學習短、長距離及跳高、跳遠,並達到有節奏、穩定之程度;在游泳方面,日本從打水、划手的路線到換氣的節奏鉅細靡遺一一列出,而球類運動除了基本動作,亦重視非持球角色的學習,豐富學生於球類競賽之理解與運用。臺灣課綱列出應教授之運動項目,未規定技術細項,課程內容較具彈性化;日本明列教學細目,其體育課程充分展現基本技能習得之精神,對於提升我國中學體育課程之教學效能有相當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學校體育、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課程綱要、比較教育
Oral 02-團康活動課程對銀髮族心理幸福感與孤寂感之影響
張家宜 何翊綺 張若寧
臺北市立大學運動健康科學系碩士班
發表時間 13:45
摘要
目的:探討團康活動課程前後,實驗組和控制組的銀髮族受試者心理幸福感與孤寂感之差異性。方法:受試者以臺北市內湖及萬華區某兩間關懷據點之銀髮族為研究對象,共46位(男性11位、女性35位) ,平均年齡為74.76 ± 9.42歲。全體受試者於實驗前後皆施以心理幸福感量表及孤寂感量表,實驗組受試者進行每週1小時之團康活動課程,計八週,共達8小時之實驗處理。所有數據以描述性統計分析、2 ´ 3二因子混合設計進行統計分析。結果:一、團康活動課程後,受試者心理幸福感中的「環境掌控」、「生活目標」、「個人成長」子向量達顯著差異,實驗組後測平均分數高於前測平均分數;二、團康活動課程後,受試者心理幸福感中的「自我接納」、「與他人正向關係」、「自主性」等子向量未達顯著差異;三、團康活動課程後受試者孤寂感中的「社會性寂寞」及「情緒性寂寞」子向量未達顯著差異。結論:團康活動領導者可藉由團康活動課程幫助銀髮族勇於接受挑戰、有效的建立自己的心理狀態環境及對未來充滿目標。設計更多樣化的團康活動以期能全面提升幸福感與降低孤寂感。
關鍵詞: 高齡化、團體活動、個人成長、孤獨
Oral 03-台灣傳統拳術武館文化巡禮-台灣漢留天地金臺山勤習堂武學
王明中
台灣漢留天地金臺山勤習堂
發表時間 14:00
摘要
西元1661年南明鄭王成功入台,以金門、台灣為反清復明之根據地,在台灣開立金臺山、明倫堂、明遠堂、勤習堂,是為台灣漢留天地之始;流民詩雲:「金臺山頂明天地、明倫堂上忠文士、明遠堂上義武將、勤習堂下士豪傑」。西元1683年、明永曆三十七年,明甯靖王朱術桂五妃殉死,甯靖王自縊,鄭克塽納土降清,鄭氏奉明正朔亡,台灣納入清朝版圖。在台之漢留天地文忠義士豪傑,走避散於鄉野民間,並待日後機緣,開立金春山;流民詩雲:「金春萬氏天地明」。「台灣漢留天地武藝」,是以漢儒思想為核心,借漢留儀規於拜祖行儀之內修中,參研內家拳鶴法,「內方外圓」蓮花為山堂印記,是山堂內白鶴拳法指導原則。在台灣祕社傳教至今,三百多年,鮮為外人道也。「台灣漢留天地金臺山勤習堂」,所傳承之漢留武術中的「拜祖」,和太極拳、儒鶴拳黃性賢宗師之鬆身五法的部份內容,有極高之相似度。這證明瞭「鶴法」是和太極拳可相融合的;太祖化鶴拳、羅漢化鶴拳…皆如是。鶴法是一「好法」,識其法得其法者,是可融入武者原習之拳種中,讓自身功夫更上一階層的。今日筆者撰文淺述:台灣漢留天地金臺山勤習堂,自第一代祖師「張忠義」、勤習堂六大爺,於西元1659年入台,開山立堂傳教台灣三百多年,武館文化之傳。及剛硬之勤習堂「太祖拳」法,「寸、節、盤、鬥、肩」內方中正(墓牌身)之築基。經化圓外鍊內修,晉身柔軟之白鶴拳;牽化收圓之【太祖化鶴拳】。
關鍵詞:台灣漢留天地、白鶴拳、太祖拳、黃性賢、儒鶴拳、太極拳、南明鄭王。
Oral 04-行為改變技術策略運用在促進高齡者運動參與之因應
陳依靈 吳品諭
中國醫藥大學運動醫學系
中正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所
發表時間 14:00
摘要
儘管研究證據顯示運動對高齡者健康促進和疾病預防的重要性,但是,有一半的高齡者是不運動的。高齡者,因沒有好好的規劃自己生活與鍛鍊自己身體,以致於他們在老年時身體退化,意志薄弱;就算高齡者參加運動的課程,也會中途退出;行為改變技術是行為原理在許多人類情境的運用,相信所有行為都可由學習得來。積極而言,可增進個體良好行為;消極而言,能消除個體之不適當行為。為鼓勵高齡者持之以恆運動,藉以利用行為改變技術為原理,以其客觀而有系統、有步驟的處理行為,以達到高齡者運動行為之參與。
關鍵詞:高齡者、運動、行為改變、行為改變技術
Oral 05-彈力帶課程對高齡者功能性體適能之影響
張鈞為
雲林科技大學 休閒運動研究所
發表時間 14:50
摘要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探討彈力帶課程對高齡者功能性體適能之影響。選取雲林縣斗六市65歲以上高齡者自願參加者共13位,研究對象進行為期八週彈力帶課程,每週兩次,每次90分鐘的訓練。 13位研究對象在訓練前後均接受柔軟度、肌耐力、心肺耐力及身體組成等功能性體適能項目檢測及敘述前後測的差異。前測所得數據利用SPSS 26.0 for Windows應用統計軟體,以獨立樣本t考驗分析各組的同質性。後測數據應用成對樣本t考驗以及獨立樣本單因子貢變數分析來考驗各組在訓練前後的交互作用。顯著水準訂為p<.05,得到以下結論:
-
以成對樣本t考驗分析,發現研究對象在下肢肌力、上肢肌力、下肢柔軟度、上肢柔軟度、動態平衡與敏捷,後測成績達到顯著性水準,其他項目則無顯著差異。
-
以單因子共變數分析二者間的交互作用,發現下肢肌力、上肢肌力、下肢柔軟度、上肢柔軟度、動態平衡與敏捷部分,研究對象達到顯著差異,其他項目則無顯著差異。
本研究結果,彈力帶課程對高齡者功能性體適能之影響有幫助,尤其下肢柔軟度最為明顯,因此建議以彈力帶課程為訓練方式,想要改善高齡者的下肢柔軟度,至少需要八週的時間,每週訓練頻率兩次。
關鍵字:高齡者、彈力帶課程、功能性體適能、規律運動
Oral 06-一位幼兒體能專家教師的體育教學模式
劉緣 周栗聿 曾沈連魁 李元宏
中正大學運動與休閒教育研究所
發表時間 14:45
摘要
本研究目的在了解一位幼兒體能專家教師的教學模式。了解S教師的課程知識基礎、教學計畫、教學策略、以及有效的教學技術。採質性方式,以一位教學年資達23年,學經歷豐富,教學卓越且目前仍在教學現場的幼兒體能專家教師為研究對象。以半結構式訪談、文件分析及參與觀察蒐集資料,所得資料經開放性編碼、主軸編碼及選擇性編碼,持續比較、歸納與分析。研究發現S教師的課程知識基礎包括專業知識、教學經驗及新知信念;教學計畫包括計畫與目標、教學準備、教材內容設計;教學策略包括適性教學、教材循序漸進、引起參與動機、多元器材與遊戲、安全保護、激勵與挑戰、適切轉換、簡要講解與示範、有效運用時間、監控與教學步調;有效的教學技術包括培養基本體能、培養專項體能、成功的教學技巧。本研究之個案S專家教師以豐富的專業知識、教學經驗及國外新知累積良好的課程知識基礎;其擬訂完善的教學計畫與目標、積極著手教學準備、具有卓越的教材內容設計;其多元嫻熟的教學策略能吸引幼兒參與、滿足幼兒身心發展需要;其教學卓越之關鍵是透過多元好玩又安全的體能遊戲培養幼兒的基本體能及專項體能。
關鍵詞:幼兒體能與遊戲、教學行為、幼兒園、教師專業、幼兒運動遊戲
Oral 07-阻力訓練對女大學生身體組成及身體意象之影響
張家綸 李淑芳
國立中正大學 運動與休閒教育研究所
發表時間 15:00
摘要
目的:本研究探討女大學生透過六週阻力訓練的介入對身體組成與身體意象之影響。
方法:研究對象為某大學18~24歲在學之女性,進行6週,每周2次,每次60分鐘之阻力訓練,研究對象共15名,訓練動作包含以下動作:仰臥胸推、俯身划船、直立肩推、引體向上、深蹲、硬舉、核心訓練,並遵循適當的進、退階,並以漸進式負荷進行課程設計。
結果:6週阻力訓練後,身體組成(體重、肌肉量、體脂肪、體脂率、基礎代謝率)、身體意象量表(身體滿意、體能取向、體能訓練、健康取向、體能評估外表滿意)均達顯著改善(p<.05)
結論:透過6週阻力訓練可以顯著改善女大學生之身體組成並提升女大學生之身體意象。
關鍵詞: Inbody、規律運動、健康促進